热点文章
 

科普角
当前位置: 首页>>科普角>>正文
《本草纲目》简介
2016-04-11 09:49 钟国跃 

明代对我国及世界药学与植物学贡献最大的本草著作。明·李时珍历时26年于万历六年(A.D.1578年)成稿,至万历二十一年(A.D.1593年)李时珍去世后始刊印。

《本草纲目》全书52卷,在内容上,共收载药物1892种,其中新增药物374种,大部分新增药物至今仍沿用;附方11000余首,其中新增8000余方;附药图1109幅。在药物分类上,打破自《神农本草经》以来的“三品”分类法,建立了较为接近自然界发展进程的分类方法,将药物分为16个部、12个大类、62类。在体例上,全书以“部”为纲,以“类”为目,具体药物以“正名”为纲,“释名”为目,结构严谨,这种“纲目”编写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各个药物的各方面情况及其本源与变化,形成了古来诸家本草远不及的独特风格。每药按释名、集解、正误、辩疑、修治、气味、主治、发明、附方、附录10项加以论述,各项内容考究严谨,既有继承、又有纠误、更有创新。

《本草纲目》的编撰参阅了经史百家著作和历代本草800多种,系统整理明以前的本草学成就,辑录和保存了大量古代药学文献,并补充了大量李时珍历经采访和亲身体验得到的经验和见解,内容丰富,堪称我国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。该书的内容,除医药学外,还广泛涉及到生物学、矿物学、化学、环境与生物、遗传与变异、天文、地理等诸多科学领域,具有显著的“博物学”特点,也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。如书中对植物类药物按生态、生长习性、含有物或形态的分类,基本符合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的动物药分类,对后世的植物分类学(曾被译为拉丁文版《中国植物志》)、生物进化论(达尔文)等产生了重大影响。该书刊行以后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,1607年即传入日本,至今已发现有拉丁、法、德、英2、日等诸多译本流传,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。

关闭窗口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兴湾大道818号 | 邮编:330004 
  版权所有: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 | 赣ICP备1300595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