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文章
 

科普角
当前位置: 首页>>科普角>>正文
《雷公炮炙论》简介
2016-04-08 15:27  

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。刘宋·雷敩撰,约成书于公元五世纪。原书早佚,其内容散见于后世本草中,故有《雷公炮炙方》、《雷敩炮炙方》等书名,近代张骥(1924)、尚志钧(1983)、王兴法(1986)据古籍文献的辑本《雷公炮炙论》也非原书全貌,记载的药物种数(258、288、268种)也互有出入。

《雷公炮炙论》共三卷,虽书名“炮炙”,但文中多称制药为“修”、“修事”、“修合”、“修治”等。该书记述的制药方法大致有净选(净拣,去甲土,揩,刷,剥等)、粉碎切制(切,挫,舂,捣,研,磨等)、干燥(拭干,阴干,焙干,蒸干等)、水火制(浸,煮,煎,炼,炒,炙,煅等)、加辅料制(苦酒浸,同糯米炒,蜜涂炙,糯泔浸,加各种草药制等)等。该书对各种药物炮制的操作要求、辅料数量、修制时间等均有具体叙述,一些方法至今沿袭采用,如净选,人参去芦,当归分头、身、尾,麦冬、远志去心等。同时,在叙述具体药物的炮制方法前,首先介绍药材的特征及其与混淆品的区别,强调必先鉴别药材之真伪,如“黄精,凡使,勿用钩吻,真似黄精,只是叶有毛钩子两个,是别认处。若误服害人”,这种传统一直为后世所继承和发扬。此外,该书对药物炮制的作用也有较多的介绍,如“水飞过,面结涩入肠”、半夏“上有粘涎,若洗不净,令人气逆,肝气怒满”等。

《雷公炮炙论》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炮制专书,对后世药物炮制方法及其理论的继承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
(钟国跃 撰稿)

关闭窗口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兴湾大道818号 | 邮编:330004 
  版权所有: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 | 赣ICP备13005956号